馬海濤校長率團赴美國日本進行工作訪問
5月22日至28日,馬海濤校長率團赴美國、日本進行工作訪問,與多所合作高校領導、教授會談,協商校際交流項目,簽署合作意向協議,深化了我校與美國、日本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
5月22日,馬海濤一行首先到訪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會見學校教務長Colley教授、分管全球合作事務的副教務長Neal教授。馬海濤介紹了我校發起成立的中外財經教育聯盟,以及中財大在數字經濟變革背景下提升教育水平的新舉措,并與Colley教務長、Neal副教務長就校際合作的總體框架、學生交換、暑期學校項目、研究合作以及利用數字經濟加強教學合作等事宜進行了深入會談。馬海濤與Neal簽署了合作意向書。
校長助理陳斌開與UIC全球事務與外聯主任Shawn Conner-Rondot和國際伙伴項目主任Jeff Wang探討了與該校計算機專業、商學、經濟學、法學、統計學、公共政策等領域在學術研究、課程開發、教師交流、聯合培養博士生等方面的合作機會,商定與2024年秋季正式啟動本碩學習的3+1+1項目。
5月23日代表團抵達芝加哥大學,首先與芝加哥大學協理副校長(全球事務)Katie Hrinyak、全球事務資深副主任Carmen Bello進行會談。馬海濤介紹了中財大在經濟學、管理學、法學以及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學科的辦學特色與優勢,Hrinyak介紹了芝加哥大學與中國高等教育的淵源,期待中財大利用學科優勢與Booth商學院、Harris公共政策學院進行廣泛合作。
代表團前往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與學院教授座談,對該院金融工程碩士項目進行了解。Yueran Ma教授表示,中財大作為國內一流的財經類高校,培養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學術發展優勢,建議中財學子關注頂尖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多種形式進行學術深造。
在代表團與Harris公共政策學院領導的會談中,雙方具體討論了本科學生交流機制,以及中財學生海外留學項目,簽署了合作協議。參與會談的Harris公共政策學院分管學生招募與全球外聯系副院長Ranjan Daniels、市政財政中心主任Justin Marlowe教授、伙伴關系與全球外聯執行主任Shilin Liu。在前期多輪交流溝通的基礎上,雙方在中財大建立新的合作項目方面初步達成意向,這些新項目旨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機會,加強兩校在公共政策領域的研究合作。
代表團在芝加哥大學哈里斯公共政策學院
5月24日,代表團到訪芝加哥私立研究型大學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與校長Robert L.Manuel進行深入會談。馬海濤介紹了人工智能迅猛發展背景下中財大在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的變革舉措,以及加強國際化辦學的理念,雙方就立足兩校的辦學優勢以及位于金融中心的優勢、加強未來多學科、多領域合作達成共識。德保羅大學全球合作與在線學習副教務長GianMario Besana介紹了該校在學生交換、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代表團訪問了德保羅商學院,商學院院長Sulin Ba詳細介紹了學院在金融、會計與信息系統管理、市場營銷以及MBA教育方面的辦學優勢,雙方就本科、研究生人才培養項目達成合作間向;Vahap Uysal教授介紹了該院獨特的GLE(Global Learning Experience)體系,建議利用GLE課程開發平臺,加強兩校教師的合作。對方將于近期進一步落實合作項目。
代表團訪問德保羅商學院
在美期間,代表團還訪問了駐芝加哥總領館、駐芝加哥總領館教育處,馬海濤會見了駐芝加哥總領館總領事趙建、教育參贊王義。趙建總領事表示愿意支持中美高校之間的合作,為促進中美人文交流提供幫助。王義介紹了美國中西部高校的特色,以及與國內高校合作交流現狀。
代表團拜訪駐芝加哥總領館
5月25日,代表團參加了2024中央財經大學北美校友年會和第六屆北美大樟樹論壇。馬海濤致辭,代表母校向各地校友們表示親切問候,校長助理陳斌開就“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分析”做主題演講。論壇上,代表團與校友們就母校對校友的關注、進一步加強校友網絡等進行交流。
代表團與參加第六屆北美校友大樟樹論壇的校友合影
5月28日,代表團一行到訪日本早稻田大學,馬海濤與早稻田大學副校長弦間正彥、早稻田大學國際部參事江正殷進行會談。馬海濤介紹了中財大的辦學歷史、辦學特色和學科優勢,希望通過文化與學術活動加強兩校師生的交流合作,為中日文化和高等教育交流做出貢獻。弦間正彥介紹了早稻田大學學科發展情況和國際合作開展等情況,表示愿意加強與中央財經大學的合作,以暑期學校、交換生項目為起點,增強兩校的交流往來,不斷提升兩校合作質效。在日本期間,馬海濤一行還到訪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日本事務所,雙方就全球人才流動的趨勢與格局進行交流。
此次出訪,進一步擴大了由我校發起的中外財經教育聯盟的合作范圍,為拓展專業建設平臺,增加師生國際學術交流機會和優惠互換項目等奠定了基礎。未來,學校將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實、深化合作項目,推進學校國際化發展。